野豬養殖常見誤區
野豬是我國最近幾年最受歡迎的一種野味,其肉質鮮嫩、營養價值豐富,經濟價值遠遠超出家豬。因為目前禁止捕捉野生野豬,因此野豬現在的人工養殖面積是非常大的。不過我們在養殖野豬的時候,存在著很多誤區,那么具體有哪些呢?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,一起來看看吧!
1、飼喂不當
野豬的耐粗食能力是比較強的,比較喜歡吃青草菜等,在飼喂中,青飼的比例占日糧7/10左右。野豬的食量其實是比較少的,一般每天只需要吃兩頓即可。但是有著農戶在養殖野豬的時候,飼喂全價飼料,雖然能夠促使野豬增膘。但是長時間的話會導致野豬長的過肥,導致野豬不發情。對野豬的繁殖生產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,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每天的飼料種類。
2、斷奶過早
很多養殖戶在養殖野豬的時候,為了提早野豬的配種時間與上市時間。在幼豬時期會人工的對野豬進行斷奶工作,但是野豬的乳腺功能是不如家豬的。泌乳量不足,放乳的時間也是比較短的。如果斷奶過早的話,幼野豬的個體矮小,生長能力差,各種生理機能發育都沒有完成成熟,極易出現各種疾病。所以我們在養殖的時候要將幼野豬的斷奶時間控制在一個半月左右。
3、環境過差
野豬的排泄物是比較多的,如果處理不及時的話,極易導致滋生各種病菌。所以我們在養殖的時候,一定要注意做好衛生工作,盡可能的減少舍內病菌的滋生與繁殖,降低疾病的發病率,F在大部分養殖場都普遍存在著衛生臟亂、臭氣沖天的現象,各種蚊蠅困擾。根據專業調查顯示,一只蒼蠅的細菌攜帶數達到了數百萬個。對野豬的生長是會造成很大的危害的,嚴重影響養殖效益。
4、養殖技術不成熟
雖然野豬的生長與抗病等能力都遠遠強于家豬,但是一些野豬的基本養殖知識還是不可缺少的,F在有很多養殖戶都沒有一個成熟的養殖技術,在養殖中經常會出現很多問題。而且在養殖中還不學習,沒有及時觀察野豬的進食、活動、飲水等各種情況變化,導致野豬生長出現問題沒能夠及時發現做出解決。導致因為養殖技術的差異而出現效益、成活率等各方面的差異。
以上就是野豬養殖常見誤區的簡單介紹了。野豬養殖雖然比較簡單,但是在養殖時我們還是需要做好管理工作,才能夠保證野豬正常生長。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了,本文僅供參考,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