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位置:合肥聯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>> 行業資訊 >> 瀏覽文章
國家出手——儲!生豬價格怎么走?
面對不斷走低的豬價,國家出手了!國家發改委微信官方公眾號發布消息,針對近期生豬價格低位運行的情況,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部分大型生豬屠宰企業召開會議,深入分析生豬市場供需和價格形勢,建議屠宰企業適當增加商業庫存、提振市場需求,促進生豬價格盡快回升至合理區間。
參會企業分析認為,受豬肉消費較往年偏弱、生豬供應階段性增加等因素影響,前期生豬價格一度較快下跌;近日豬肉消費有所恢復,屠宰需求明顯增加;預計隨著市場消費進一步恢復,生豬價格有望逐步回升至合理區間。參會企業表示,目前豬肉庫存總體處于較低水平,將研究適時加大采購入庫力度,適當增加屠宰量和商業庫存。
國家發改委高度重視生豬市場保供穩價工作,將繼續緊盯市場供需和價格動態,按照豬肉儲備調節預案要求,及時采取收儲等措施,促進生豬市場平穩運行和行業長期健康發展。
中泰期貨生鮮品研究員朱殿霄分析認為,本次會議與2022年召開的多次生豬市場價格座談會議有兩點不同:一是會議背景不同,本次會議是在現貨價格大幅下跌、生豬養殖行業再次陷入虧損的背景下召開的,反映了國家發改委對毛豬價格快速下跌的擔憂;二是參會主體不同,本次會議參會主體以“大型生豬屠宰企業”為主,反映國家發改委市場調控的著力點有所改變。“在春節前生豬供應彈性較小、豬肉需求放量仍有一定潛力的前提下,以屠宰端為市場調控的抓手更容易取得提振需求、穩定預期的市場效果。”朱殿霄認為,本次會議可以提振市場情緒,穩定市場預期,在推動毛豬價格止跌企穩的同時,達到防止基礎產能短期淘汰加劇的效果。
1月9日,國家發改委公布的豬糧比為5.93∶1,按照《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》規定,進入過度下跌三級預警區間。
光大期貨生豬研究員孔海蘭分析說,雖豬糧比持續下降并進入過度下跌三級預警區間,但目前仍在相對還可接受的區間范圍內。此次會議提到的增加商業庫存,對市場主體進行相應指導。
期貨日報記者注意到,據國家發改委監測,去年12月5—9日當周,36個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價格周均價同比漲幅低于30%,退出價格過度上漲預警區間。去年12月21日,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,針對近期國內生豬價格過快下跌等情況,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召開視頻會議,聽取業內專家和部分市場機構意見,研究做好市場保供穩價工作。
展望后市,朱殿霄認為,2023年生豬市場是供應增加、需求恢復,供給格局略寬松的一年。供給方面,綜合考慮當前能繁母豬存欄數量居于高位、母豬種群生產效率顯著提升等因素,目前行業整體產能或已達到甚至超過2021年6—7月水平,這意味著2023年商品豬供應或將超過2022年。需求方面,隨著疫情因素對經濟、社會活動的影響逐步減弱,家庭豬肉消費和社會餐飲消費將顯著回升。“外部沖擊的弱化,將推動豬肉消費表現出更明顯的季節性規律,類似2022年市場出現的豬肉需求‘淡季不淡’ ‘旺季不旺’ 的現象或將難以重現。”
孔海蘭介紹,春節前供給繼續對豬價施壓,終端需求增加有限,生豬現貨價格呈現振蕩走勢。分區域來看,養殖端挺價意愿轉強,北方地區豬價小幅反彈。春節前備貨臨近尾聲,南方地區豬價小幅回落。卓創資訊樣本點統計數據顯示,1月13日,全國生豬均價14.08元/公斤,環比上周跌0.94元/斤;河南地區生豬均價14.9元/公斤,環比上周跌0.78元/公斤。
前期壓欄大豬陸續出欄。截至1月12日,卓創資訊樣本點跟蹤生豬周度交易均重123.39公斤/頭,連續7周環比下降。“數據說明,大體重生豬對市場供給的壓力正在逐漸緩解,但由于目前出欄均重仍明顯高于2019年以前的平均出欄體重(116公斤/頭),大豬出欄仍將利空春節前生豬價格。” 孔海蘭表示,隨著春節臨近,終端需求大幅增加概率較小。結合供需基本面情況來看,春節前豬價或將延續弱勢運行。中長期來看,去年11月以來,能繁母豬價格延續下跌,反映出養殖端補欄意愿的下降。按照去年11月生豬過剩產能逐漸淘汰來推算,2023年春節后至9月期間,生豬供給將繼續對豬價形成壓力。在未來需求沒有出現超預期增加之前,上半年豬肉需求淡季疊加供給對豬價的利空,豬價將延續弱勢運行。但由于目前需求端存在一定不確定性,若未來需求出現超預期的增加,豬價或再度迎來上漲。
后期豬價何時企穩?東吳期貨生豬研究員郭大順認為,需要觀察出欄體重和需求的邊際變化。雖然近期生豬出欄均重較前期有所下降,但相比往年來看仍然偏高,散戶前期壓欄的大豬以及二次育肥的豬源仍需要時間消化;另外,要看需求何時才會恢復,從消費的季節性規律看,春節后尤其是2—3月是豬肉的需求淡季,終端以消化前期的庫存為主,二季度開始需求逐步回升。根據海外的經驗判斷,疫情對消費的沖擊或將在二季度迎來修復,遠期豬價存在反彈預期。
相關閱讀:
網友評論:
最新文章
圖片新聞